为进一步增强公众电梯安全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总务基建处联合学院保卫部、学生工作部、保利天创物业公司及电梯维保单位湖南天行健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于2025年03月28日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开展“电梯安全守护行动”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电梯困人场景,系统检验应急预案、普及救援知识,为师生安全乘梯加装“多重保险”。
一、提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1. 普及安全知识:通过演练向乘客普及电梯基本安全常识(如禁止超载、勿强行扒门),减少因错误操作引发的事故。
2. 规范应急行为:教导被困人员保持冷静,正确使用紧急呼叫按钮、报警装置,避免盲目自救导致的二次伤害。
3. 增强心理素质: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公众熟悉突发状况,减轻恐慌情绪,提升心理应对能力。
二、强化应急响应与团队协作
1. 优化救援流程:检验物业、维保单位及消防部门的协作效率,明确职责分工,缩短救援时间。
2. 培训专业人员:让维修和管理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提升故障诊断与现场处置能力。
3. 测试设备可靠性:验证紧急通话系统、备用电源、制动装置等关键设备的功能,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
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 检验与修正预案:通过实操发现应急预案的漏洞(如通讯不畅、标识不清),及时改进流程。
2. 合规性保障:满足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规避责任风险。
3. 预防性维护:演练中暴露的潜在设备问题(如传感器失灵)可提前修复,降低故障率。
四、社会效益与信任构建
1. 提升公众信任:展示管理部门对安全的重视,增强用户对电梯使用的信心。
2. 特殊群体关怀:针对老人、儿童、残障人士设计针对性救援方案,体现人文关怀。
3. 减少社会影响:通过高效处置避免故障升级为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五、技术与管理创新推动
1. 数据积累:记录演练中的响应时间、故障类型等数据,为智能化管理(如物联网预警系统)提供依据。
2. 推动技术升级:发现传统设备的不足后,可能促进新技术应用(如AI监控故障预判)。
【温馨提示】
若遇电梯困人,请保持冷静:
① 持续按压紧急通话按钮报警
② 扫码轿厢内“电梯身份证”同步发送定位
③ 背靠厢壁、双腿微曲等待救援
切勿强行扒门或盲目自救!
综上,电梯安全应急演练不仅是事故应对的“实战训练”,更是从预防到救援的全链条安全生态构建,兼具教育性、实用性和社会性价值。定期演练能系统性降低电梯风险,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同时推动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